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但还应根据情况确定是否移动车辆。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不能移动车辆,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不能移动车辆,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不能自行移动车辆。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并符合《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至第五项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在报警后,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停车位置,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处理。交警到达后当事人则按照交警指示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第十六条?对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事后报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各方当事人签名的“交通事故协议书”或者文字记录材料,或者交通事故原始现场的照片、录像等证据。
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定交通事故类别,决定交通事故处理的适用程序。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一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纠错联系删除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