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理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理

来源:华律网整理 2022-12-19 135358 人看过
报告编号:NO.20221219*****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我国《民法典》明确承认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同时,我国法律对当事人的选择权没有加以限制,因此在实务上一般不应限制当事人的选择权。关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理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理

1、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由此可见,我国明确承认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

2、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发生竞合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判断选择行使请求权,既可以基于侵权行为提起侵权责任之诉,也可以基于违约行为提起违约责任之诉。二者均以损害赔偿为给付内容,故债权人不得双重请求。受害人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时作出选择后,在一审开庭以前又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3、我国法律对当事人的选择权没有加以限制,因此在实务上一般不应限制当事人的选择权。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理

二、哪些情况下,可认为不成立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我国法律对当事人的选择权没有加以限制,因此在实务上一般不应限制当事人的选择权。但在下列情况下,可认为不成立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1、因不法行为造成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的,当事人之间虽然存在着合同关系,也应按侵权责任而不能按合同责任处理。

2、当事人之间事先并不存在着合同关系,虽然不法行为人并未给受害人造成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也不能按违约责任而只能按侵权责任处理。尤其应当指出,如果双方当事人事先存在着合同关系,但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恶意通谋,损害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则由于恶意串通的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的行为构成共同侵权,第三人与受害人之间又无合同关系存在,因此应按侵权责任处理,使恶意串通的行为人向受害人负侵权责任。

3、在责任竞合的情况下,如果当事人事先通过合同特别约定,双方仅承担合同责任而不承担侵权责任,则原则上应依照当事人的约定处理,一方不得行使侵权行为的请求权。但是如果在合同关系形成以后,一方基于故意和重大过失使另一方遭受人身伤害或死亡,则应承担侵权责任。

4、如果法律特别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应减轻当事人的注意义务和责任时,则应依据法律的规定合理地确定责任。

三、世界各国对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理模式

世界各国法律基本上都是采取排斥受害人可以实现双项请求权的制度,均认为受害人只能实现其中一项请求权,加害人不能负双重民事责任。从立法和判例上看,主要有以下三种处理模式:

1、禁止竞合。即合同关系当事人不得将对方的违约行为视为侵权行为,只有在没有合同关系时才产生侵权责任。认为,承担合同义务的债务人不可能对合同关系以外的侵权责任有所预见,其只能对其债务范围及不履行债务的后果有所预见。

2、限止竞合。即原则上承认责任竞合,但对选择诉讼有一定限制。认为,只有在被告既违反合同法律规范又违反侵权法律规范,并且后违反侵权法律规范即使在无合同关系下也构成侵权时,原告才有双重诉因的诉权。同时,两种赔偿责任不得互相排斥。

3、允许和选择竞合。即原告基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两个请求权,既可以提起合同之诉,也可以提起侵权之诉。并且一项请求权因时效届满被驳回时,还可以行使另一项请求权。认为,合同法律规范和侵权法律规范不仅适用典型的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也应当共同适用于双重的违法行为。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华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看完还有疑惑?27万注册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立即咨询
9532位用户正在咨询
推荐律师:成都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延伸阅读:
侵权责任法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条
  • 偷看祭文犯法吗

    2025-05-261373 人看过

    偷看祭文是否犯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公开的祭文,偷看一般不违法;若祭文含个人隐私,偷看可能侵犯隐私权;若属保密的商业文案,偷看或侵犯商业秘密。引发纠纷,受侵害方可索赔。

  • 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去哪告

    2025-05-26863 人看过

    侵犯个人隐私权可去有管辖权的基层法院起诉,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时由后者管辖。起诉前要收集证据、撰写起诉状,起诉时带材料立案,法院审查受理后通知开庭,庭审要按程序进行。

  • 偷拍人像有罪吗犯法吗

    2025-05-26878 人看过

    偷拍人像不一定构成犯罪,要依具体情形判断。一般来说,它侵犯他人隐私、肖像权等,需承担民事责任;若情节严重,如传播、贩卖照片或在私密场所安装设备,可能涉嫌犯罪。大家要尊重他人权利。

  • 便携摄像头偷拍犯法吗

    2025-05-26637 人看过

    便携摄像头偷拍是违法行为。民事层面,侵犯他人隐私权,被侵权人可要求偷拍者担责;行政层面,依治安管理处罚法会被拘留或罚款;若涉及淫秽物品传播牟利,还会触犯刑法。此类行为会面临法律后果。

  • 偷看学生隐私犯法吗

    2025-05-26694 人看过

    偷看学生隐私是否犯法要视情况而定。我国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偶尔偷看未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仅违反道德、侵犯民事权益;情节严重则可能触犯法律,会承担不同程度责任,应尊重隐私。

  • 侵犯他人隐私部位,若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则构成猥亵罪,按治安管理处罚法44条追究行政违法责任,处以5-10天内的拘留。对于残疾人和精神病患者、幼女、14岁以下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猥亵,将被处以更长时间(10-15天)的拘留。具体内容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等等。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 警察因公殉职的赔偿标准依据《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办法》而定。民警因公殉职,国家会进行补偿,补偿项目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丧葬补助金的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 在处理事故赔偿问题时,建议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诚实对待,尽力与受伤人员协商解决赔偿事宜。如果您有保险,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来协助处理赔偿事宜。如果涉及法律诉讼,建议您咨询律师进行法律援助。必要时可委托华律网专业法律咨询平台找律师维权,下面请看华律网小编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帮到您。

  • 隐私被他人泄露怎么处理?若发现个人隐私遭到他人侵犯,应立即向警方报案,迫使对方终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如泄露的是关键信息(如银行账户)则需尽快更换账号及密码,同时搜集相关证据备用。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 若经调查后发现并未构成犯罪,则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那些因裸露行为引发不良社会影响的个体,执法部门亦有权对其实施行政拘留。若因该裸露行为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例如扰乱社会秩序等,那么当事人便有可能触犯相关法律,面临刑事指控。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 偷拍就是在未获允许下,拍摄他人隐私部位或活动。这在我国可能触犯个人隐私权,依严重程度,可能被视为刑事犯罪或行政违法。若以侵害他人隐私为目的,根据中国法律,或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或其他相关罪行。法院判刑时会考量偷拍次数、目的、影响及罪犯认罪态度等因素。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和朋友发生了吵架,绝交后,对方的朋友把我挂在QQ上,附带我的照片,QQ怎么办?

李琦律师13小时前回复:

这种情况确实让人困扰,我来帮您分析一下法律上的应对方案。 首先,对方的行为可能涉及几个法律问题: 1. 未经同意公开您的个人信息(QQ号、B站号等),可能违反《民法典》关于隐私权的规定; 2. 使用照片可能侵犯肖像权; 3. 散布不实言论损害您的名誉,可以追究诽谤责任。 建议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立即对相关页面进行截图、录屏取证,最好用公证方式固定证据; 2. 通过QQ平台举报功能投诉侵权内容; 3. 考虑向对方发律师函要求删除内容并道歉; 4. 如果影响较大,可以向法院提起名誉权诉讼。 目前最紧要的是先固定证据,同时避免在网上与对方发生进一步冲突。如果对方行为给您造成实际损失(比如工作受影响),可以主张赔偿。需要的话,我可以帮您起草正式的律师函。

如果被家长威胁怎么办

牛振平律师13小时前回复:

您好建议您把具体情况详细说一下这边给您梳理解答

我在便利店兼职一个月左右,对rio的销售并不熟悉,因为我们在学校门口,现在我应该怎么办?

吴亮律师13小时前回复:

首先要诚恳向老师和学生道歉,表达对此次失误的愧疚。和老师沟通了解学生醉酒后的状况,承担相应责任,比如负担检查费用等。后续在店内显著位置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标识,加强员工培训,避免再犯类似错误。积极和老师配合,妥善处理好此事,降低不良影响。

针对问题:有人在我qq号乱发东西怎么办

广东大诉律师团队13小时前回复:

您好,可以详细描述您的问题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举报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