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交易罪概念

详情

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m.lazy-phones.com/imgf/upload/f/201902/14/154025596.jpg

强迫交易罪构成要件

详情

客体要件

本罪不仅侵犯了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而且侵犯了商品交易市场秩序。商品交易是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应当遵循市场交易中的自愿与公平原则。但在现时生活中,交易双方强买强卖、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侵害了消费者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如果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行交易,就具有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对被强迫人的人身或财产实际强制或打击,如殴打、捆绑、抱住、围困、伤害或者砸毁其财物等;所谓威胁、是指对被害人实际精神强制,以加害其人身、毁坏其财物、揭露其隐私、破坏其名誉、加害其亲属等相要挟。其方式则可以是言语,也可以是动作,甚至利用某种特定的危险环境进行胁迫。无论是暴力还是威胁,都意在使其不敢反抗而被迫答应交易。他人不愿意购买或出卖商品或者提供或接受服务时,如果采取利诱、欺骗等非暴力威胁方法要求交易,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暴力、威胁直接与交易相关,意在促使交易的实现。如果不是出于这一目的,而在交易活动之外实施暴力、威胁行为的,自然不能以本罪论处。

违背他人意志,强迫他人与己或者第三人交易是本罪的本质特征。所谓违背他人意志,是指他人不想向其购买商品而强行其购买,他人不愿出卖商品强迫其出卖、他人不肯提供服务,强迫他人提供,他人不愿意接受服务则强迫其接受。所谓服务,是指各种营业性的服务,如住宿、运输、餐饮、维修、打扫卫生、送灌煤气、托运家具、提供钟点工等等,应当指出,对于强迫他人出卖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他人一般应是在从事商品的出卖或营利性服务的工作。如果他人并未从事这种营利性的工作,而强迫他人将自己所有的某种商品如祖传之物卖给自己或者强行没有从事搬送煤气的人为自己搬送煤气、未从事饮食、住宿的人提供饮食、住宿,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此外,服务而是合法的营利性的服务。倘若不是合法的服务,如强行为己提供卖淫、赌博等非法服务或者为己洗脚、倒尿等侮辱性服务,则也不能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以他罪论处,

本罪属情节犯,只有在强迫他人交易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时才能构成。情节不属严重、即使实施了强买强卖行为,也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强迫交易的;实施强迫交易非法获得数额较大的;造成恶劣影响的结伙实行强迫交易的;手段恶劣的;强迫外国人交易的;强迫交易内容低劣的;等。

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31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构成本罪。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

强迫交易罪认定

详情

强迫交易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

强迫交易行为属一种扰乱市场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并不鲜见,因此,本法为了不致于打击面过大,而规定了强行商品交易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应当包括以下几点:1、促成不公平交易,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的;2、多次强迫父易的;3、社会影响恶劣的;4、给被害人及家庭引起较为严重后果的;5、强迫交易严重扰乱市场的;6、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强迫交易的。行为人用轻微的威胁手段进行强买强卖、强迫他人接受或提供服务,行为很有节制、获利很有限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能认为是犯罪。

强迫交易罪的“交易中”之条件的认定

本罪必须发生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有交易事实存在,虽然这种不平等交易,是一方强求另一方接受的交易。如果没有这种交易存在,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是抢劫行为,而不构成强迫交易罪。

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强迫交易罪在实施过程中,因行为人的暴力可能致人伤亡。如果致人伤亡的,尽管在强迫交易罪与伤害(包括故意与过失)、杀人(故意与过失)罪之间有牵连关系,但是不应当以牵连犯处罚原则处理,而应当分别定罪量刑,以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罚。理由主要在于,强迫交易罪的法定罪高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法定刑期是较低的,可见其中没有包含牵连他罪并以一罪处断的刑期,也就是说,如果遇到牵连犯他罪而以强迫交易处罚时,其三年的最高刑吸收不了他罪之刑,因而如以一罪处断将罚不消罪、依罪刑相适应原则,应当对此种情况作数罪并罚处理。

强迫交易罪立案标准

详情

  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接受服务,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被害人轻微伤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千元以上的;

  (三)强迫交易三次以上或者强迫三人以上交易的;

  (四)强迫交易数额一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二千元以上的;

  (五)强迫他人购买伪劣商品数额五千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一千元以上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具有多次实施、手段恶劣、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等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强迫交易罪量刑标准

详情

强迫交易罪量刑标准为:

《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 【强迫交易罪】

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强迫交易罪司法解释

详情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

  公通字〔2017〕12号

  五、将《立案追诉标准(一)》第二十八条修改为:[强迫交易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接受服务,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被害人轻微伤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千元以上的;

  (三)强迫交易三次以上或者强迫三人以上交易的;

  (四)强迫交易数额一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二千元以上的;

  (五)强迫他人购买伪劣商品数额五千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一千元以上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具有多次实施、手段恶劣、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等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强迫交易罪法律意见

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一)【自首】建议尽快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且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自首是法定的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的,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二)【积极配合】应当配合相关机关,如实回答案件相关问题,且不袒护他人,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可以拒绝回答。

(三)【坦白案情】 在交代案情时,行为人可以说明案件发生后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去挽回被害人的损失。

(四)【诉讼权利】若有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提出控告的权利。

被公安机关逮捕后可以做什么

(一)【程序合法】如果被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过法定期限(拘留最长不得超过37天、逮捕后被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二)【刑事会见】如果在侦查阶段,那么仅有律师能够进行会见,所以可以在侦查阶段便委托律师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违反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规而造成更坏的后果。

(三)【取保候审】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庭审阶段

(一) 【回避】如果发现参与审理的法官、书记员、陪审员和案件有关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请,让他们回避。

(二) 【诉讼权利/人格权】对于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的诉讼权利(如自由辩论的权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三) 【质证权利】参与法庭审理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

(四) 【质证环节】对于未到庭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的内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五) 【自我辩护权利的行使】有权参与法庭辩论,并进行最后陈述。

(六) 【遵守庭审规则】在参与庭审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庭规则,对司法人员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给予配合。

华律提醒:

【律师介入】案情过于复杂或者自己难以应付的,行为人可以委托律师代为处理,经济状况不允许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如需针对解决,立即提问获取律师解答

罪名月度点击排行榜

大家还在问更多问答>

  • 1.满16岁犯罪一般会判刑。2.根据法律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不过,在具体量刑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对于一些犯罪情节较轻、有自首、立功、从犯等从轻或减轻情节的,会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如果犯罪情节恶劣,手段残忍等,也会依据法律给予相应较重的刑罚。总之,满16岁犯罪通常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判刑,只是会根据具体情况在法律规定幅度内确定最终刑罚。
    2025.04.08
  • 一般情况下,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就可以立案。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具体的立案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1.在大多数地区,盗窃金额达到1000元即达到盗窃罪的立案标准。这是基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的普遍标准,旨在对盗窃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和惩处。2.对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立案标准可能会提高到3000元。这是考虑到当地的物价水平和经济状况,以确保法律的适用性和公正性。3.盗窃公私财物价值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具有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情形的,也会予以立案。这些情形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危害性,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未成年人盗窃的,立案标准会相对较低。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其处罚应更加谨慎,一般盗窃金额达到500元至1000元即可立案。总之,盗窃的立案标准主要根据盗窃金额以及具体的盗窃情形来确定,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可能会有所差异。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有盗窃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
    2025.04.08
  • 1.判刑方面:醉驾且造成轻伤二级属于危险驾驶罪,一般会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具体的量刑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血液酒精含量、是否有其他从重或从轻情节等因素来确定。2.赔偿方面:-民事赔偿责任:醉驾者应赔偿受害者因受伤而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费用。这些费用需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计算和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受害者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醉驾者赔偿上述损失。法院会在判决醉驾者刑罚的同时,依法判决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保险理赔:如果醉驾者购买了交强险和商业险,保险公司在一定范围内会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属于醉驾导致的事故,保险公司可能会在商业险范围内拒赔,仅在交强险范围内进行赔偿。总之,醉驾造成轻伤二级不仅要面临刑事处罚,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以弥补受害者的损失。
    2025.04.08
  • 1.酒后逃逸未构成犯罪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2.酒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3.酒后逃逸还需承担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出部分由逃逸方根据责任比例赔偿。若有商业险,且符合保险合同约定,商业险也可能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同时,逃逸行为会加重其在民事赔偿中的责任比例,给受害者造成的损失都需由逃逸方承担。
    2025.04.08
  • 正当防卫过当致人重伤的判决如下:1.一般情况下,会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确定刑罚。因为正当防卫本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但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了重伤结果,所以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鉴于有防卫的前提,量刑会相对从轻。2.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基于刑法对于防卫过当的规定,既要对其行为的违法性予以认可,又要考虑到其防卫的初衷以及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等因素,所以在量刑时给予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考量。3.如果在防卫过当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超过必要限度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仍为之,那么可能会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幅度内量刑。但这种情况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主观故意。4.具体的量刑还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具体情节,如防卫的起因、时机、强度等,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恶性、认罪态度等因素,由法官根据法律和案件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裁量。
    2025.04.08
×

纠错反馈

内容有误 未解决问题 法条过时 内容过时 排版错乱 其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