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更新时间:2025年01月20日

首页概念构成要件认定立案标准量刑标准司法解释法律意见

概念

详情

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是指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过失泄露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https://imgf.66law.cn/upload/f/201902/14/154025596.jpg

阅读全文

构成要件

详情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秘密的安全。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的行为。其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最简单的口头陈述泄密,到高技术条件下的计算机网络泄密,不论哪种形式,只要能让无关人员知悉军事秘密的内容,均属泄露军事秘密的行为。在过失泄露军事秘密时,泄密行为既可以由行为人直接实施,如误用明码电报拍发秘密电文;也可以不由行为人直接实施,而是由他人直接实施,如行为人违反保密法规将秘密文件带到公共场所被盗或者丢失。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与泄密结果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所以应属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的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所有军人。既包括对军事秘密负有特殊保密义务的军人,如机要、通信、保密人员等,也包括所有了解军事秘密的普通军人,而且不论他们是通过职务活动了解的军事秘密,还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的军事秘密。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过失泄露军事秘密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违反保密法规,会造成军事秘密泄露的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将军事秘密泄露。

按照本条规定,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的行为,除需具备以上构成要件外,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一般包括:机要、保密人员或者其他负有特殊保密义务的人员泄密的,战时泄密的,执行特殊任务时泄密的,泄露重要或者大量军事秘密的,因泄密造成严重后果的,泄密后隐情不报或者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等。

阅读全文

认定

详情

暂未收录相关数据!

阅读全文

立案标准

详情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

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的;

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4项(件)以上的;

4、违反保密规定,将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或者计算机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相连接,泄露国家秘密的;

5、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失国家秘密载体,隐瞒不报、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不采取补救措施的;

6、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阅读全文

量刑标准

详情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阅读全文

司法解释

详情

第一款是关于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及处罚的规定。构成本罪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为人实施了泄露国家军事秘密的行为。泄露包括以口头或者书面等各种形式,使不应知悉的人知悉。这种行为可以表现为作为,即行为人通过口头告知或者书信提供等主动行为泄露;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而泄露,即行为人没有按照有关保守军事秘密的规定,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致泄露了军事秘密的行为。行为人泄露军事秘密包括故意泄露和过失泄露两种情况。

(二)行为人必须实施了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的行为。保守国家秘密,特别是国家军事秘密,关系到国防的安全,战斗的胜败和国家与人民的重大利益。除刑法和其他有关法律作了规定外,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的保守国家军事秘密的法规,每个军人都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保守国家军事秘密。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没有违反保守国家军事秘密法规的,当然不能构成本罪。

(三)行为人的泄密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这里规定的“情节严重”,主要是指行为人泄露大量军事秘密的,泄露重要军事秘密的,泄露的军事秘密对国家军事利益造成重大危害的,泄密手段极为恶劣的等情况。

根据本款的规定,行为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上条件,才构成泄露军事秘密罪。对于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款是关于战时泄露国家军事秘密的犯罪和处罚的规定。战时泄露国家军事秘密,对于国家军事利益和国防安全具有严重的危害,因而本款对于战时犯有泄露国家军事秘密罪行的,规定了较重的刑罚。应当注意的是,战时构成泄露国家军事秘密罪,也要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根据本款的规定,对于战时犯有泄露国家军事秘密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这里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主要是指泄露了大量军事秘密的,造成核心军事秘密的,造成了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情况。

阅读全文

法律意见

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一)【影响判刑】【自首】建议尽快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且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自首是法定的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的,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二)【影响判刑】【积极配合】应当配合相关机关,如实回答案件相关问题,且不袒护他人,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可以拒绝回答。

(三)【影响判刑】【坦白案情】 在交代案情时,行为人可以说明案件发生后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去挽回被害人的损失。

被逮捕后可以做什么

(一)【强制措施】【程序合法】如果被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过法定期限(拘留最长不得超过37天、逮捕后被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二)【影响全案】【刑事会见】如果在侦查阶段,那么仅有律师能够进行会见,所以可以在侦查阶段便委托律师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违反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规而造成更坏的后果。

(三)【合法权利】【取保候审】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庭审阶段

(一) 【当事人的权利】【回避】如果发现参与审理的法官、书记员、陪审员和案件有关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请,让他们回避。

(二) 【当事人的权利】【诉讼权利/人格权】对于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的诉讼权利(如自由辩论的权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三) 【当事人的权利】【质证权利】参与法庭审理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对于未到庭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的内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四)【当事人的权利】【自我辩护权利的行使】有权参与法庭辩论,并进行最后陈述。

(五)【当事人的义务】【遵守庭审规则】在参与庭审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庭规则,对司法人员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给予配合。

华律提醒:

【律师介入】案情过于复杂或者自己难以应付的,行为人可以委托律师代为处理,经济状况不允许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律师介入的必要性】律师比一般人更熟悉案件与流程,律师知道如何处理和应对各方的询问。

阅读全文
如需针对解决,立即提问获取律师解答>
  • 点赞

  • 1W+

    阅读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没有想要的答案?直接向律师提问!
点击此处立即获得针对性解答

成都推荐律师

查看所有成都律师

大家还在问

拘役属于刑事处罚吗
拘役属于刑事处罚。具体如下:1.拘役是刑罚的一种。它是由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所判处的短期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2.从法律性质上来看,刑事处罚是国家为了惩治犯罪而对犯罪人采取的强制制裁措施,拘役作为其中的一种,体现了国家对犯罪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和制裁。3.拘役的期限较短,一般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在执行期间,犯罪分子可以每月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4.拘役与其他刑事处罚方式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刑罚体系,用于对不同程度的犯罪行为进行惩处,以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安全。总之,拘役属于刑事处罚,是我国刑法中较为轻缓的一种刑罚措施,适用于特定的犯罪情形。
2025.04.07
酒驾撞死三个人会判什么刑
酒驾撞死三人属于交通肇事罪中“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情形。根据刑法规定,一般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量刑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是否存在逃逸等加重情节,若有逃逸行为,刑罚会更重。若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积极救助伤者、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罪行等,可能会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此类案件警示人们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杜绝酒驾行为,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一旦触犯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总之,酒驾撞死三人会面临较为严厉的刑事处罚,具体刑期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院判定。
2025.04.07
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
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这意味着挪用资金的金额达到一定数额,且时间超过三个月未归还单位,就可能构成挪用资金罪。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即使在三个月内归还了资金,但用于进行营利活动,也可能被立案追诉。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只要挪用资金用于非法活动,无论金额大小和归还时间,都可能构成犯罪。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只是一般性规定,具体案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同时,对于挪用资金罪的认定,还需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挪用资金的用途、归还情况等因素。如果对是否构成挪用资金罪存在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2025.04.07
更多咨询

热门罪名

华律>罪名库>列表>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纠错反馈

内容有误 未解决问题 法条过时 内容过时 排版错乱 其他错误
提示
您已成功操作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