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化学阅卷总结

今年_月_日,我们一行4人(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受学校委派,到济南参加20__年山东省高考(夏季)理综科化学阅卷工作,我们理综在山大老校区进行,语文,数学和英语在山师进行,阅卷时间共7天,13日上午阅卷人员报到,然后在阅卷室进行集中培训,特别是培训了所改题目的评分细则,然后就开始试评并进一步讨论评分细则。正式评阅从13下午开始,持续到19日。今年的理科考生总体减少(,但阅卷时间和往年相当,这样做的目的是:评分细则更标准,更规范,当然也更公平。下面就20__年的化学阅卷做如下总结:

一、高考网上阅卷方式介绍

高考阅卷,实行流水作业,每一个阅卷老师都只改一道大题,我所在的小组是29题的第一组,负责前两个小题,共四个填空的阅卷,经过近一整天的试评,在第二天正式阅卷时已经对答案非常熟悉,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已经有了很全面的掌握。对可能出现的答案及学生出现的问题,阅卷小组做了全面的总结后,在原有《评分细则》的基础上又做出更详细的《评分细则》。然后要求所有的阅卷老师在下一步的改卷工作中严格遵守这一细则,不得更改,使得所有考生得到统一标准下的无差别阅卷。

在阅卷中,每一份试卷同时由系统分给两位阅卷老师批阅。如果两位老师的结果没有任何差别,则系统自动汇总到合格卷;如果两位老师的结果有差别,系统会自动分给第三位老师(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三评),取其中相同结果为准确结果;如果三位老师都不一样,将会有最终审核小组进行审核。这就保证基本不会出现错误阅卷。在阅卷工作中,系统会对每一位阅卷老师的阅卷情况进行实时总结,包括:阅卷总量、错评总量、恶评(分差2分以上)总量、有效阅卷总量。同时,阅卷组组长一直在系统中查阅每一位老师的阅卷情况,及时指出每一位老师容易出现的错误。如果某一位老师的出错率比较高,影响阅卷公平性,将会对劝其进行劝诫,严重者有可能被清退,而对每天又快又好的阅卷老师进行表彰,发现金100元,最后对每一组中表现好的的前三名阅卷老师优秀评卷员称呼,我也有幸获此荣誉,也是对我几天辛勤工作的肯定吧!

很多老师都会担心网上阅卷会不会因为扫描不清而使考生失分,我觉得这个担心根本没有必要。只要考生在规定的区域答题,一般不会有这样的问题,通过扫描录入电脑的学生答案基本都很清楚,甚至有部分字迹较小或字迹不清的试卷,通过“放大”功能可使阅卷老师基本看清。当然字迹太潦草,老师看不懂,那就没法说了。即使仍有考生把答案写在答题位置以外,现在高考阅卷特意强调了电脑阅卷时的人性化,如果出现了箭头指的情况,阅卷老师可以当作特殊试卷处理,由技术人员通过评卷系统中的查看原图功能查找答题的实际位置,然后再予以正常打分。更有甚者部分考生将答案写错答题框,或者在做选做题时,将答案写错题号,这些也都根据人性化原则,给予特殊处理。当然,这些考生因为个人原因出现的意外,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强调让学生避免出现。

二、整体感受今年的高考题。

20__年化学试题着重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以生产、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为载体,将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与理论、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巧妙融合,对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很好地实现了对考生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我感觉有一下几个特点:

1、试卷结构稳中有新

20__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继续保持以往风格,试卷结构和试题难度保持了相对稳定,难度梯度设计合理,契合考生特点,有较好的区分度。Ⅰ卷相对难度较小,梯度设计层次合理。Ⅱ卷突出能力考查,重点放在对考生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解答)这些问题能力的考查上。试题难易搭配合理,难度设计遵循先易后难、难点分散的原则,贴近考生答题习惯。此外,三个选做模块的试题在知识点数量、能力层级要求、作答文字量等可控难度参数上基本相当,充分体现公平性。

今年试题更加强调对考生思维深度的考查,不求全而求精、求透。如第10题,以莽草酸的结构为载体,考查考生对乙烯、乙醇、乙酸结构特点及主要性质的迁移应用,进一步考查了考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往年相比,许多试题信息量、思维容量都有所增大。如第11题中考查了四个基础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要求考生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及典型仪器均有全面了解。试题考查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际上是在间接考查考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种实验题的设计必然对那些真正动手做过实验的考生更加有利。

2、试题内容突出主干

试题必做题部分尽管只有10道题,但却集中体现了对高中化学主干与核心知识的考查,涉及内容包括化学与技术、社会及环境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用语、热化学、电化学、重要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化学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等,可以说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

3、试题情境立足实践

试题对情境的选择巧妙,从实验室制备到工业合成,从无机制备到有机合成,从生活中的化学到工业生产中的“废物利用”、环境保护,从传统的金属的冶炼到现代科技的前沿问题,这些试题情境充分体现了化学的时代性和应用性,使考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有用的化学”。

预览已结束,下载原文档直接使用
查看全文
若对以上有内容有疑问请反馈或举报举报
声明:
您购买的是此内容的word文档,付费前可通过免费阅读辨别合同。非质量问题不退款,如需帮助可咨询客服【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