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聆听:小提琴曲思乡曲、歌曲乡间的小路、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表演: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故乡的小路。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作品的演唱、演奏形式,每首作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能力目标:能够哼唱欣赏的曲目,能够会唱乡间的小路上第一乐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的情感,让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悟爱家、爱故乡的道理。教学重点: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教学难点: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思乡曲。
2、做变奏创作练习。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尝试跟随音乐哼唱歌词。
2、欣赏弁学唱台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感受少年欢快的情绪。
3、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了解乐曲的背景弁背唱乐曲主题旋律。教学重点:
1、感受三首曲子的情感弁能尝试跟唱部分歌曲。
2、背唱其中思乡曲的主题旋律。课前准备:课件琴投影学生收集部分歌曲等资料。教学难点;创节奏。教学过程: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欣赏歌曲,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听到了描写家乡风景的歌,看到了青山绿树和丰收景象,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5、复听歌曲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
1、完整的听歌曲,歌曲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歌者怎样的情感?生:活泼的、欢快的。师:歌曲的情绪是高兴的、欢快的,表达了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
1、远在他乡的游子会思念自己的故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马XX创作的思乡曲,听乐曲、思考两个问题:
(1)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2)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师:思乡曲是一首带有思念、惆怅和忧伤情调的乐曲,是作者对家乡所作的发自内心的倾诉。
2、介绍乐曲:
(1)师:思乡曲是由马XX1937年创作的管弦乐绥远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音乐是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
(2)城墙上跑马说的是以前北方的墙壁很窄,马上了城墙后是不能调头的,喻意是人在他乡想念家乡却不能回的惆怅情绪。
(3)听教师范唱城墙上跑马。
(4)师生模唱主旋律。
(5)学生模唱主旋律。
3、复听乐曲,思考:
(1)主旋律出现了几次?
(2)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师:乐曲能表达人的情感,
四、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谁不说俺家乡好一一赞美;乡曲一一思(怀)念;间小路一一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学唱故乡小路
2、聆听乡间的小路,“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3、音乐知识:变拍子。教学目标:
1、通过听,结合前几节课的内容进行表演,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
2、通过挥拍,初步感受变奏,感受“4”与#42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到歌曲中的思念之情,有感情的表演。
2、了解变奏,感受到歌曲中两声部的旋律。教学过程:
一、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与3/4的交换。
二、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学唱如今家乡山连山
2、画、写故乡等综合表演。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继续学习两声部,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小组合作进行创作活动,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示唱练习完成歌曲中的两声部学习,唱好歌曲。
2、歌曲中前倚音、前八分休止附等处的学习和处理。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感受鉴赏。
1、听音乐欣赏滕州连青山图片。(如今家乡山连山的音乐)
2、学生交流观后感。
二、铺垫学习,说我家乡美
1、家乡的风景、风俗人情一一练习节奏。2.分角色的顿音练习一一感受断音唱法。3.二声部声音小品一一练习二部合唱。
三、新课教学,学唱家乡歌1.导语引入新歌2.聆听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3、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旋律
(1)生自由读歌曲旋律。
(2)教师分句指导学生唱曲谱。
(3)随琴轻声哼唱曲谱。
(4)完整的演唱歌曲旋律。
四、歌曲学唱及处理前四句学唱:把母女俩的对话用歌声来唱一唱这些对话是由女儿转述出来的,应该用用怎样的语气演唱呢?欢快、跳跃的情绪,声音位置靠前,天真活泼的表情,说话似的演唱。“哈哈”笑声部分学唱:高声部代表女儿的笑声,低声部代表妈妈的笑声。结束句学唱:孩子天真的回答让妈妈忍不住笑弯了腰。按读最后一句歌词弁学唱。连唱全曲,要求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弁对歌曲处理在全曲连唱时作出更大的要求表演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讲的是妈妈和小女孩之间有意思的对话的情景,请个别扮演妈妈和孩子,把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
三、课题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不是真的指山呢?小女孩说的山是指家家户户堆着的稻谷、粮食。歌颂祖国人人丰衣足食的景象,唱出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拓展与延伸、师: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生:体会赞美家乡的歌曲,弁且说出感受来。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都参与活动,而且每个小组都表现的很好,表现了团体的力量,难点、重点在游戏中已经突破,了解变换拍子弁能创编,我通过小组接唱、创编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反应能力。以上是一些收获与进步的地方但是与此还有差距的是:对于合唱能力的提高,对于自身声乐水平还应进一步提高,这节课,让我明白了唱好一首歌曲的不容易,知道了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思考,多注重学生的参与、小组合作,让课堂活起来,我们的歌一定会唱得更好,更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