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期间是否采取强制措施

近期更新2025.01.25 浏览5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论在电视或者微博上,我们经常都能看到许多再审无罪释放的案件,在刑事诉讼领域的再审案件的数量因为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长,特别是一桩桩有影响力的冤假错案通过再审程序得到了纠正,引发了法律界、社会公众对再审程序的广泛关注。那么关于再审案件中是否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呢?华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再审期间是否采取强制措施

可以。《刑事诉讼法》第246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需要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决定;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再审案件,需要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由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

再审程序启动后,如果原审被告人不在押的,就可能出现原审被告人不配合,拒不到庭甚至逃匿的情况,需要强制原审被告人到庭接受审判。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第11条第3款规定,“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不在押,确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并符合法律规定采取强制措施条件的,人民法院裁定中止执行原裁决后,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了司法解释的精神,对实施强制措施的权限和主体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再审期间是否采取强制措施

二、再审原由

提起再审,有以下几点理由:

1、事实错误影响定罪量刑。

2、证据不确实充分或主要证据互相矛盾。

3、适用法律错误。

4、违反程序影响公正审判。

5、法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

6、量刑明显不当。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再审案件是否采取强制措施的相关内容,阅读完本文内容后,大家可以明确的知道法院或者检察院认为有必要的,是可以直接采取强制措施的。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疑惑或者其他的法律问题,可以到华律网的官方网站咨询,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丰台区王小华律师,擅长刑事辩护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