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罪如何认定

近期更新2025.01.11 浏览1W+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非法集资可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进行认定。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以上、单位100万以上,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个人集资诈骗10万元以上、单位50万元以上,构成集资诈骗罪。关于非法集资罪如何认定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非法集资罪如何认定

1、我国没有非法集罪,非法集资构成犯罪的,按以下两个罪名认定:

(1)、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2)、进行集资诈骗的,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

(一)、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二)、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2、法律依据:《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第五条

非法集资罪如何认定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故意的认定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

2、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多采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形式来非法吸收资金,比如以虚假销售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典型例子是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3、如果行为人明知道所在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而仍然参与,应该认定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故意,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如果行为人明知道所在单位以虚假销售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应该认定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故意。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华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江西南昌李苏翃律师,擅长公司法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2] 《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