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工伤认定标准

近期更新2025.01.06 浏览3W+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大家都知道,如果劳动者在单位受伤的,一般都是工伤,是需要用人单位负责的。如果劳动者在上班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也是可以有条件的认定为工伤的。有的朋友就会疑惑,上下班工伤认定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华律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上下班工伤认定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华律网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其中,第一款第五项规定了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标准。而下列法条对上下班工伤认定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六条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正常合理的上下班时间及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应该属于工伤。该“正常合理”应当在常人所及之范围内。《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上下班途中”既包含了时间因素,又包含了路线因素。它是指劳动者正常工作(或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可从上下班时间、行程路线和行程所需时间三个方面的合理性进行理解。具体而言包括两层含义:一、时间:劳动者发生交通事故受到伤害是发生在从单位出发至到达住址这段时间里;二、路径:劳动者发生交通事故受到伤害是发生在从单位至住址的所可能经过的路径。

“上下班途中”视为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的一种延伸,作为劳动者而言,“上下班途中”依然是其工作状态的一种开始或者继续,是劳动者在享有正常的劳动就业权利或者休息休假权利后由工作场所到住宿地必然要发生的一个地点转换过程。《工伤保险条例》将“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纳入应当认定为工伤的范围,体现了对基本人权的尊重,是对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条件、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的必要。

对“上下班途中”工伤情形的认定,不能失去合理性的基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上下班途中事故认定为工伤的进行了较合理的规定,如果你对此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向我们华律网的律师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海淀区刘纪伟律师,擅长劳动纠纷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