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后对嫌疑人是否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近期更新2025.01.12 浏览991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刑事立案后对嫌疑人是否必须采取强制措施?(1)犯罪嫌疑人正处于着手准备犯罪阶段、正在违法犯罪过程中或者犯罪行为已经结束但立刻被侦查人员察觉;(2)受害者或者现场目击证人公开指控其为罪犯;(3)在犯罪嫌疑人的居所或者经常停留地发现有实质性的犯罪证据。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刑事立案后对嫌疑人是否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刑事强制措施并未必须于案件正式立案之后才能实施,针对已经发生的罪行,司法机构有权在正式立案之前进行先行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对此予以了明确,即公安机关对涉嫌现行违法犯罪或者存在重大嫌疑人的人员,若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者,则可依法行使先行拘留权:

(1)行为人正处于预备犯罪阶段、正在实行犯罪活动或者在犯罪行为发生后立即被司法机构察觉;

(2)被害人或现场目击证人直接指控其为罪犯;

(3)在其居住地或工作场所内发现与犯罪有关的证据;

(4)犯罪行为发生后,行为人试图自杀、逃离现场或者在逃亡中;

(5)存在销毁、伪造证据或者串通口供的可能性;

(6)行为人拒绝透露真实姓名、住所等个人信息,身份无法确定;

(7)存在流窜作案、多次作案、团伙作案等重大犯罪嫌疑。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刑事立案后对嫌疑人是否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二、刑事自诉案件的立案依据

在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刑事自诉案件系指受害者或其法定代理人为维护自身权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并由该院直接受理的轻微刑事案件。

这类案件与公共检察机构起诉的案件形成鲜明对比。

在具体实践中,符合哪些条件的案件可以启动自诉程序呢?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以下三种类型的案件具备自诉资格:

1. 仅需告知即可处理的案件;

2. 受害人拥有充分证据支持的轻微刑事案件;

3. 受害人有充足证据证明被告人对其人身和财产权利造成了侵害,且这种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却未对此进行追究的案件。

具体而言,刑事自诉案件主要涵盖以下几类:轻伤案件、侮辱他人及诽谤他人案件、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件、重婚案件、破坏现役军人婚姻案件、虐待家庭成员案件以及遗弃案件等。

三、免于刑事责任会立案吗

对于经审理后决定无需追诉刑事责任的案件,不得立案。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除非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在评估后确认存在确切的犯罪事实且需追究相应刑事责任,否则,不应予以立案。

若不存在认定为犯罪事实的情况,或者尽管存在但其轻微程度显著,不足以达到刑事追责标准时,亦不予立案。

对不予立案的结论,应依法及时通知案情报告方或受害者,并详细陈述不予立案的相关理由。

以上是关于刑事立案后对嫌疑人是否必须采取强制措施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平台律师团队,擅长法律顾问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