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认定工伤
未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工伤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确认劳动关系存在
1.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像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等,这些能表明用人单位有向劳动者支付报酬,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2.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
3. 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 考勤记录。
5. 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二)进行工伤认定
在确认劳动关系之后,劳动者可以按照正常的工伤认定程序进行。准备好相关材料,例如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事故现场的证人证言等材料,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根据提交的材料以及实际调查情况作出工伤认定的结论。
二、干活出现工伤如何赔偿
如果干活时出现工伤,赔偿主要依据以下方面:
(一)医疗费用
工伤治疗期间的挂号费、诊疗费、药费、住院费等都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则由单位承担这些费用。
(二)停工留薪期工资
职工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三)伤残待遇
1. 若经劳动能力鉴定构成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伤残津贴等相关待遇。
3. 五级、六级伤残的,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还可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并由单位安排适当工作等相关待遇;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4. 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可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如果单位拒绝赔偿或双方对赔偿有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
三、报工伤工资怎么算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例如,某职工月工资5000元,工伤停工留薪期为3个月,那么这3个月单位应按照每月5000元支付工资,以保障职工工伤治疗期间的生活及权益。
以上是关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认定工伤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