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法律文件对行政处罚的设定权有哪些
关于行政处罚设定权,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法律享有设定各项行政处罚的权力,此项权利乃最高级别且具有最为尊贵之法律效力;第二,行政法规同样有权行使设定权,但仅限于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之外的其他行政处罚,此项权利属于次一级设定权,其法律效力相对较低;第三,地方性法规则可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及吊销营业执照外的其他行政处罚等事项,此项权利为最低级别设定权,其法律效力亦相应最低。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上述三类设定权的法律效力存在明显的层级差异,其中法律的效力位居首位,其次为行政法规,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则排在最后。
《行政处罚法》第十条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十一条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二、行政处罚决定有执行日期,但执行情况如何
行政处罚决定的强制执行期为三个月。
查封、扣押及拍卖财产,是指行政部门用封条将违法者的财物原地封存,禁止他人转移、变卖。
当违法者未按期履行处罚决定,例如缴纳罚款,行政部门有权拍卖其财产以抵缴罚款;如有存款账户,行政部门可划拨其存款。
此外,冻结也是一种常用的执行手段,即行政部门对违法人的存款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相关银行或信用社冻结其财产,禁止其提现或转移。
若违法者仍未按时缴纳罚款,行政部门可直接从其账户中划拨。
但需注意,所有这些执行行为都应遵循法律规定,且执行主体必须是法律明确授权的行政部门。
三、行政处罚2年都没执行怎么办
行政处罚执行期限:我国法律规定,行政处罚申请执行期通常长达两年
。
这并非意味着过期不执行便自动失效。
事实上,行政处罚决定本身并无明确执行期限,只要其未被撤销或更改,始终具有法律约束力。
行政处罚执行措施:若当事人逾期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行政机关可采取多种手段执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这些措施包括: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罚;拍卖查封、扣押物品或划拨冻结存款以缴纳罚款;以及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等。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若其他执行方式难以实现或效果不佳,行政机关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即便行政处罚决定已过两年,行政机关仍有权通过司法程序实行处罚。
以上是关于不同法律文件对行政处罚的设定权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