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的条件是什么

近期更新2025.01.27 浏览3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按照《个人独资企业法》相关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五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华律网小编在这里详细解说一起债务人以不合理低价转让房产,债权人请求法院予以撤销法院最终支持了债权人的诉讼请求的案件。

,李某向杨某借款200万元,并出具借条称自1日起还款,至30日还清。之后李某一直未还款,杨某遂将李某诉至朝阳法院。法院经过审理,最终判决李某偿还200万元欠款。判决生效后李某一直未予偿还,据其称:自己没有能力偿还杨某的债务。可杨某经过调查得知:22日,李某曾与第三人马某签订了一份“二手房”,约定马某购买李某所有的一套建筑面积为179.83平方米的房产,房产总价120万元。于是,杨某再次起诉至法院,认为李某将房产低价卖出是违法行为,要求法院判定李某与马某的交易无效。

华律网

在法院审理此案过程中,马某陈述其实际支付了购房款152万余元,但没有充分的证据加以证明,其提交的房屋契税完税证显示房屋的计税金额为120万元。同时,法院向朝阳房管部门调取了涉案房屋的相关资料,资料显示李某购买该房屋时的售价为每平米8500元,房屋总价为152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李某购买涉案房屋时的价格为每平方米8500元,而22日将涉案房屋卖给第三人马某的价格为每平方米约6600元,该价格明显低于涉案房屋现在应有的价值,李某的行为属于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李某非法转让财产的行为,致使杨某的债权无法得到实现。马某作为第三人,其在购买房屋时应当知道李某所卖房屋的价格,其亦对涉案房屋现在应有的价值有所了解,马某在明知李某以明显不合理低价出售房屋的情形下仍然购买,可以推定马某与李某在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时具有恶意,故杨某有权行使撤销权。杨某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及行使要件,法院予以支持。

因此,撤销权的行使应具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

从客观方面看,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债务人有使自己的财产减少或负担增加的行为。包括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

(2)债务人的行为发生在债权成立之后,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在债权成立之前发生上述行为,此时债权尚不存在,不能认为该行为对债权造成损害。且债务人为上述处分行为后债权人仍与债务人发生法律关系,表明债权人愿意承担债权不能实现的风险,自不得请求撤销债务人发生在先的行为,所以债务人的行为必须发生在债权有效成立之后。同时,债务人的行为须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债务人的行为未发生法律效力,或者根本不会发生法律效力(例如属于无效民事行为),债务人的财产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则债权人无须通过行使撤销权保全自己的债权,而可以请求法院宣告债务人的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所以,债权人只能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间的有效行为。

(3)债务人的行为危害债权。债务人的行为危害债权,是指债务人的行为会导致其作为债权担保的责任财产减少,使债权人的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

从当事人的主观因素来看,应当具备下列几个条件:

(1)如果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为无偿行为,即规定规定的放弃到期债权和无偿转让财产,不管债务人或受益人是否有恶意,债权人均可以申请撤销。

(2)如果债务人的行为为有偿行为,则需要受让人具有恶意。受让人恶意,是指受让人从债务人处获得利益时,已明知债务人的行为损害r债权人的债权,而不考虑受让人是否具有侵害债权人的主观恶意。民法典规定中规定:“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这里的“受让人知道该情形”,既包括受让人知道债务人转让的财产价格明显低于一般的市场价格,同时还包括受让人知道债务人的行为会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损害。如果受让人仅知道该财产转让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而不知该出让人(即债务人)的行为会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不能认定受让人有恶意从而行使撤销权。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盈科王雨昕律师团队,擅长债权债务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