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接正犯是主犯吗
间接正犯,亦被称为“间接实行犯”,系指行为人为实现自身犯罪意图,利用处于无责任能力状态之人或并无犯罪故意的个体实施犯罪行为,从而达成其犯罪目的的人。举例来说,行为人可能会利用精神病患者或未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孩童施行犯罪行为;也有可能利用那些对此事毫不知情的人来实施犯罪行为等等。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却并未对间接正犯加以单独规定。实际上,间接正犯乃教唆行为的一类特殊形态,即教唆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者或无刑事责任能力者进行犯罪,当此情形发生时,教唆者角色转变为间接正犯。在此过程中,唯有间接正犯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若间接正犯在共同犯罪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则将被认定为主犯的身份;反之,若教唆犯在共同犯罪行为中仅扮演次要角色,便被视为从犯的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从犯量刑会超过主犯吗
对于从犯的量刑,通常情况下应该低于或者部分抵销主犯的量刑。原则上而言,从犯所受到的处罚程度不能超过主犯,然而,若从犯存在其他需要加重处罚的因素,例如累犯等,其所处的刑罚便可能超过主犯。所谓从犯,即是指在共同犯罪活动中发挥次要或辅助性作用的个体。而所谓辅助作用,一般而言是指为共同犯罪行为的施行提供方便、创造有利环境以及排除阻碍等。总的说来,次要作用的实施较之主要作用往往较轻缓,情节相对简单,因此一般不应当直接导致从轻处罚或者免予处罚。
三、教唆犯一般认定为主犯吗
在我国现行刑法体系中,并未确立较为明确的教唆罪名,因此对那些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教唆者,审判机关会依据其在特定案件中的作用轻重,依法进行裁量和定罪量刑,即按照实质犯下的罪行,给予相应的法律惩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教唆者在案件中扮演了主谋的角色,那么他将受到比其他罪犯更严厉的惩处;而如果教唆者属于从犯身份,则可以得到适当的从轻或减轻惩罚。
还有一种情况会加重对于教唆犯的惩罚力度,那就是当他们教唆未成年人从事犯罪活动时。在实际审判过程中,对于具体判处多少年限的刑罚,会在案件中涉及到的罪行本身的法定量刑基础之上,予以从重或从轻处理。
以上是关于间接正犯是主犯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就是微信推广员之类的问题,有一个群,他专门给你发电话号码,然后你去加她们的微信,加的全是女性噢,然后把天猫的公众号让她们扫,然后邀请她们进一个群,关注天猫公众号后会让她们发截图给你,然后你就会给她3.8元福利红包,也可能先给,然后进群,进群截图已进群的图片,然后发5.8元。然后有统一的话术,就是一直加给的电话号码,然后一直是那套话术,然后你录屏,录和加的人的全过程,主要是关注和进群的截图,然后还不能有撤回信息的提示出来,然后完成去给他审核,过了他就会发钱给你,100~200块左右,如果当这个加人、让别人关
1月29日我爸与邻居老太婆发生口角 然后我爸推了一下她 她顺势倒地 她就报警了 然后他们两个就都进了派出所 进了派出所期间 我爸被带进去了 老太婆晚上七点半左右走的 我爸晚上10点走的 今天派出所又给我爸打电话喊我爸去 我爸进了派出所就直接带到审讯室了 电话打不通人也见不到 问警察就说在办手续 已经一个半小时了 还没结束 问警察啥时候好 警察说还要点时间呢 请问这种情况是我爸还会被拘留吗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