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正犯的形态有哪几种

近期更新2025.01.05 浏览4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间接正犯从字面上来讲也就是间接的成为直接犯罪人的行为,行为人通过强制或者欺骗手段支配直接实施者,进行各项犯罪活动的行为。这种犯罪具有哪些形态?下面就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间接正犯的形态有哪几种

实务上对于间接正犯的形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犯罪构成要件所需的责任能力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利用善意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构成要件的违法意识(认识因素)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利用无目的而有故意的工具。即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目的犯的必须的特别责任要件而利用;

利用合法行为的工具。即对于他人不违法或有阻却违法性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利用欠缺行为责任的工具。即对于他人欠缺规范要素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利用他人无意识的举动的情形;

利用不犯罪的工具。即对于他人不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行为而加以利用的情形;

利用无身份而有故意的工具。即被利用人的行为虽有故意,但欠缺属于法定构成要件的身份;

利用有身份而无故意的工具。即利用人因欠缺某种犯罪构成要件所规定的特别身份,而导致无法亲自实施的行为,而利用有此身份的人来实施的情形。

间接正犯的形态有哪几种

什么是间接正犯

间接正犯是刑法理论中重要问题之一,刑法学者在犯罪伦部分很重视研究正犯与共犯的问题。间接正犯也是每位刑法学者共同探讨的问题之一。关于间接正犯的概念,古今中外学者都自己的定义,分为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 广义定义:“所谓间接正犯,指利用他人为工具而实施犯罪的情况。”刑法中的间接正犯指的是将他人作为“工具”来实施构成要件行为的犯罪。以上两个广义定义,将间接正犯定义为“犯罪情况”或“犯罪”,是外延较大的概念,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同时包括了犯罪人(利用人)。

狭义定义:在狭义定义中,大多数学者将间接正犯定义为犯罪行为人。如“间接正犯是指,为了实施构成要件该当行为,以利用他人作为‘犯罪工具 ’的方式来实现犯罪构成要件者。”中国台湾地区学者韩*谟认为:“利用无故意或无责任能力人之行为,或利用他人之无违法性的行为以遂行自己之犯罪者,通称为间接正犯。”“间接正犯,通常是指利用他人之行为,而实施自己之犯罪行为者。”以上三个概念都是将间接正犯定义为犯罪行为人。

以上就是华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间接正犯的形态一般分为对于被利用人欠缺犯罪构成要件所需的责任能力而加以利用或者是通过被利用人欠缺构成要件的违法意识而加以利用的情况。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盈科王雨昕律师团队,擅长刑事辩护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