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的等级划分依据
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的划分依据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例如患者因医疗行为直接导致死亡,或者造成植物人状态等极其严重的残疾情况。
二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像导致患者偏瘫,且对日常生活有极大影响,或者器官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发挥功能等情形。
三级医疗事故为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比如轻微的肢体残疾,虽然不影响基本生活,但存在一定功能受限的情况。
四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这包括一些虽然没有前面等级那么严重,但仍然对患者身体造成了可识别损害的情况,如轻微的烫伤、缝合伤口愈合不佳等。
二、医疗事故的违法性是指人在诊疗护理中违反
医疗事故的违法性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一)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这是比较高层次的法律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等相关法律,这些法律对医疗行业从业者的资格、执业范围等有着明确的规定,如果违反则存在违法性。
(二)违反行政法规。像国务院颁布的有关医疗机构管理、医疗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医疗机构在管理、医疗行为操作等方面如果不符合这些行政法规的要求,也是违法性的体现。
(三)违反部门规章。各医疗卫生部门出台的规章对具体的医疗操作流程、医护人员的行为准则等有详细规定,违反这些规章会被认定具有违法性。
(四)违反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是医疗行业内部约定俗成并经科学验证的操作规范,如正常的手术操作流程、护理的规范步骤等,违反这些规范和常规也属于违法性的范畴。
三、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
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这里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包括知道自己受到了医疗损害以及知道损害是由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所导致。
但是,有特殊情况的,诉讼时效可以延长。例如,患者在医疗事故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昏迷状态或者因为医疗机构的故意隐瞒等原因导致患者在三年后才发现医疗事故的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诉讼时效予以适当延长。不过,延长诉讼时效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并且需要通过法定程序进行认定。
另外,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如果出现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的等级划分依据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