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待岗之后解除赔偿是按待岗期间工资吗
待岗之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并非一定按待岗期间工资计算,需分情况来看:
其一,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并非单纯的待岗期间工资。若待岗期间不足十二个月,也会综合此前正常工作期间工资等进行计算。
其二,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同样,计算基数也是依据上述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而不是仅按照待岗期间工资。
其三,若因劳动者自身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法定过错情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则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总之,待岗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计算一般是综合考量,而非简单以待岗期间工资为准。

二、待岗期间工资是如何支付的呢
待岗期间工资的支付需根据不同情况确定:
一是企业原因导致员工待岗。若因企业停工停产安排员工待岗,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员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若员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员工未提供正常劳动,企业应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各地有不同规定,一般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如70% - 80%。
二是员工自身原因待岗。比如员工因违规违纪等接受调查、停职待岗,企业可按企业规章制度或与员工协商确定工资支付标准,但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总之,待岗期间工资支付既要遵循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也要考虑待岗的具体原因,企业和员工可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协商确定工资支付事宜,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待岗工资的法律规定
待岗工资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具体如下:
一是待岗情形。企业因生产经营困难等原因安排职工待岗,需符合法定情形,如企业停工停产、劳动合同约定或规章制度规定等。
二是工资支付标准。若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各地有所不同,一般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如70% - 80%等。
三是相关程序要求。企业安排职工待岗,应当履行相应程序,如提前通知职工、说明待岗原因及期限等,同时要保障职工的基本权益,如缴纳社会保险等。总之,企业和职工都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保障各自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待岗之后解除赔偿是按待岗期间工资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