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商业秘密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近期更新2022.12.16 浏览2W+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在实践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接触到有关保护商业秘密的防范措施这类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对于这一问题,华律网小编整理如下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保护商业秘密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在中国,侵权一旦发生,就很难对商业秘密权利实施保护,而且实施保护的代价也很高。因此,中国的企业应采取全面的措施事前来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力争把侵权风险将至最低。以下是一些可借鉴的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密做法:

1、商业秘密核查:公司商业秘密的发展和保护是一个动态过程,最好实行定期审核的办法,即筛选商业秘密计划,找出所有潜在的商业秘密信息,确保其处于受保护中。

华律网

2、规定限制的访问区域、密码及所有秘密信息使用者的安全检查。

3、对敏感资料加密并放置安全地方存储。

4、如有可能,秘密信息的使用者只能有权使用信息的必要部分。

5、采取分类办法,如在材料上加盖图章,标明“秘密”或“机密”等字样。

6、与将要接触商业秘密的人订立保密协议和不得参与竞争协议。

7、要求出示雇员身份证和来访者通行证。

8、制定颁发雇员手册,对有关商业秘密、复印政策等做出规定。

9、对管理人员,主要雇员以及将会经常使用接触秘密信息的人进行推荐和背景检查。

10、和即将离职的雇员进行离职面谈,提醒他们仍有继续对公司秘密信息保密的义务。

11、与雇员鉴定关于商业秘密的相关合同:

(1)雇员保密协议:《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只要有可能,保密协议应明确规定要保密的信息范围,即“所有有关××产品的说明书、开发计划、市场营销等等”。协议规定得越清楚详细,且将来如可能发生的侵权诉讼中就越有利。

(2)竞业禁止协议: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禁止协议应包含以下内容:

a、竞业禁止的特定范围。

b、期限:根据《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以上就是华律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保护商业秘密的防范措施”问题的相关知识,本网站为您提供专业的律师咨询,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进入华律网咨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刘东阳律师,擅长知识产权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2]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七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