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怎么办理

近期更新2025.01.08 浏览7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奔小康,实现小康生活,一直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因为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使得不少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家实施了健康扶贫政策,那么什么是健康扶贫,健康扶贫都有哪些救助措施?如何办理呢?下面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华律网

一、什么是扶贫

扶贫是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市场。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截至底,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下统称贫困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多数西部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区贫困发生率达12.1%

二、健康扶贫救助措施:

一)、资助救助对象参加新农合,参合率必须提高到100%。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孤儿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给予全额资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按不低于40%的比例给予资助;贫困人口中的计划生育失独家庭、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参合个人缴费部分,由卫生计生部门从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全额资助。

二)、提高医疗救助报销比例

通过新农合(包括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政策报销后,医疗救助对象住院就医实际报销比例未达到90%的,由县(市、区)政府整合资金补助到90%,个人支付10%。

三)、开辟就医“绿色通道”

1.为全市医疗救助对象办理《精准扶贫医疗救助证》,进行免费体检,根据体检结果建立健康档案。

2.医疗救助对象在市内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凭《精准扶贫医疗救助证》免收挂号费。

3.医疗救助对象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凭《精准扶贫医疗救助证》、身份证和新农合卡,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患者出院只支付10%。

四)、严格就医管理

1.严格就医程序。医疗救助对象不按转诊程序到精准扶贫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不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不享受本方案中的救助政策。急诊病人必须在就诊后3日内向当地新农合经办机构报告备案。

2.严格医疗机构合理诊疗费用。医疗救助对象到县级精准扶贫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不可报销部分不得超过10%;医疗救助对象到省、市级精准扶贫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不可报销部分不得超过20%。超过部分患者可拒付。

以上就是华律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扶贫方面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资料相信大家对健康扶贫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健康扶贫的出台,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如果您还不清楚或者有其他的法律问题需要咨询请致电华律网,在线专业律师为您服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祝辉良律师团队律师,擅长劳动纠纷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