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政案件的起诉时限如何规定

近期更新2025.01.12 浏览5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在现实生活中因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产生的行政纠纷案件是非常多的,而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而行政诉讼是有时效的,那么行政案件的起诉时限?下面由华律网律师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行政案件如何规定起诉时限的

1、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不同类型的行政案件诉讼时效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对复议不服的,应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2024行政案件的起诉时限如何规定

二、行政上诉多久立案

1、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2、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行政案件如何规定起诉时限的”问题进行的解答,不同类型的行政案件诉讼时效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对复议不服的,应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朝阳区姚志明律师,擅长刑事辩护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2]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3]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
[4]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