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

更新时间:2025年01月09日

概念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展开全部
没有想要的答案?直接向律师提问!
点击此处立即获得针对性解答

成都推荐律师

查看更多推荐律师

大家还在问

敲诈勒索罪一万判几年
根据《刑法》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而言:1.若犯罪情节较轻,如初次犯罪、敲诈勒索手段较为温和等,可能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量刑幅度内,判处相对较轻的刑罚,如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2.对于有其他从重处罚情节的,如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又实施敲诈勒索行为的,可能会在三年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重处罚。3.但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的,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量,在量刑时予以适当从轻或减轻处罚。4.此外,涉案金额只是量刑的一个重要因素,法院还会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危害后果、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最终的刑罚。
2025.04.04
刑事案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达到相应标准的,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2.具体情形包括: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等,这些即便未达到数额标准,也可能立案。3.此外,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也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2025.04.04
盗窃案值10万元量刑
盗窃案值1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量刑如下:1.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盗窃的具体情节、手段、有无前科等因素,在该量刑幅度内确定具体刑期和罚金数额。例如,若盗窃行为较为恶劣,如多次盗窃、入户盗窃等,可能会接近十年有期徒刑;若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可适当从轻处罚,可能判处三年多有期徒刑。2.盗窃数额达到10万元,且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如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等,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3.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实施了其他犯罪行为,数罪并罚时,量刑会相应加重。4.未成年人盗窃案值10万元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总之,盗窃案值10万元的量刑较为严厉,具体量刑需综合各种因素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实际情况进行判定。
2025.04.04
更多咨询

热门罪名

纠错反馈

内容有误 未解决问题 法条过时 内容过时 排版错乱 其他错误
提示
您已成功操作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