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案例名称地图科目地理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且能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1、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和判断坡度陡缓;知道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并能说出其在海拔和相对高度上的差异。(重、难点)
3、了解地图的种类,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并掌握阅读地图的步骤;通过案例,学会如何使用电子地图,并列举电子地图的应用。(重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演示法、启发示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示标导学现在试着猜一猜“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的谜底。自学解疑地图有什么重要性?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你能在这幅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还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你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四种方法:1一般地图: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就根据默认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相反的方向为南,面向北方左面为西右面为东。将指向标平移到参照点,即可得出所求方向。3有经纬网的地图:先确定经纬网中何为经线,何为纬线,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而确定四个方向。(特别提醒: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就只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4南北半球的俯视图:南-顺时针,北-逆时针过渡:同学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地图上表示出来呢?地形图的里面隐藏着许多需要我们知道的奥秘与智慧。探究1: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状况海拔和相对高度探究2:等高线地形图总结: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初步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形成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学好地理的基础,也是使用现代生活的一种需要。(自主学习传统地图与电子地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地图三要素:
(1)_的概念,公式:_,表达方式(3种):_。
(2)_通常是指:指向标指示_方;经纬网:纬线指示_方向(沿纬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在前方的是东方);经线指示_方向(沿经线,离北XX越近的是北方)
(3)图例:地图上的符号用以区分不同的地理事物;注记:文字说明、地理名称与数字。练习巩固:下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南东北西北西北C.东南正西西南东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学生读图并思考回答:图中甲乙两地垂直距离各是多少?什么是海拔与相对高度?甲、乙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追问与探索1什么是等高线?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的等高距是多少?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等吗?2图中注记表示的是什么(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是怎样的?3等高线有的地方凸,有的地方凹,其变化规律如何判断?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对地理概念科学而正确地理解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当堂达标学案“当堂达标”练习题板书设计
七、教后反思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我注重了知识的脉络清晰,并且从比例尺到辨认方向再到认识图例,过渡自然,使整个地图三要素的知识浑然一体。在对重点和难点的处理上,我坚持由浅入深,尤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够接受重点难点的知识,然后我带领学生边学边练,重难点之后紧跟上典型习题来巩固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实现了对重点难点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