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一课的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研究和探讨一个数学问题,大家首先看看大屏幕,你会发现什么?出示课件,然后提出问题。把挡板拿开,里面的水的平均高度会是多少厘米?(显示数据:8厘米,5厘米,3厘米,4厘米。)
2、“从图中你会发现些什么?”和同桌说一说,指名回答。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样多?(课件显示:6个球,7个球,2个球)提问:移多补少的办法使三排球一样多?5是
6、7、2三个数的总和的平均数。小结怎样求出:(6+7+2)3=
3、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指名回答。(要求出两队大雁的平均数,可以把两队大雁的数加起来)(5+3)2=4(只)
2、引入本课的例题;小红14个,小X12个,小亮11个,小明15个
3、“请大家看题图,怎样才能使四排的矿泉水瓶一样多?”(课件移动题图中个数多的矿泉水瓶补上题中个数少的矿泉水瓶那里,使4排的矿泉水瓶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4、提问:用什么的数学方法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5、“我们能不能列算式求出平均每排矿泉水瓶平均多少个?”板书:(14+12+11+15)4=524=13(个)
6、追问:52从哪儿来的?(4排矿泉水瓶个数的总和,板书:先求和)为什么除以4?(求4排矿泉水瓶的平均数,板书:再求平均数)13表示什么?(平均每排矿泉水瓶13个)
7、提问:观察平均数“13”和每排矿泉水瓶中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平均数比每排中的个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8、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那么重要的规律,那你能根据这个规律来计算下面的题目吗?(见课件)
三、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2、我们可以用哪两种方法求平均数?
3、平均数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