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单位需要承担哪些费用和责任

近期更新2025.01.19 浏览1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工伤认定后单位需要承担哪些费用和责任?工伤认定后单位承担费用与责任。费用包括工伤治疗期工资福利、五六级伤残津贴、终止或解除合同时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责任为落实待遇、提供协助、对职工妥善安置。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工伤认定后单位需要承担哪些费用和责任

工伤认定后单位需承担以下费用和责任:

(一)费用方面

1. 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在职工工伤治疗期间,单位要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的原则,按月支付工资,确保职工在受伤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

2. 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若职工被认定为五级、六级伤残,单位需按月向职工支付伤残津贴。

3. 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当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单位需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责任方面

1. 单位有义务为职工落实工伤待遇。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积极配合职工获取各项应得的工伤补偿和保障。

2. 应当提供必要的协助。比如在职工进行工伤康复、伤残等级鉴定等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资料、手续等方面的协助。

3. 对职工进行妥善安置。根据职工的伤残情况,在合理范围内对职工的工作岗位等进行调整安置。

工伤认定后单位需要承担哪些费用和责任

二、工伤认定后单位需要承担哪些费用和费用

工伤认定后,单位可能需要承担以下费用: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三、工伤认定后单位未报销怎么办

如果工伤认定后单位未报销相关费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与单位协商

1. 主动与单位沟通,提醒单位有义务按照工伤认定结果报销相关医疗费用、工伤康复费用等。向单位说明不报销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如可能面临劳动仲裁或诉讼,这对单位的声誉和经济利益都会有影响。

2. 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发票以及与工伤认定相关的证明材料给单位,方便单位审核报销。

(二)申请劳动仲裁

1.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在仲裁申请中,明确要求单位按照工伤认定报销相应费用,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费用票据、费用明细等。

2. 劳动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如果仲裁裁决单位应当报销费用,单位就必须执行。

(三)提起诉讼

1. 如果单位对仲裁结果不服或者根本不执行仲裁裁决,那么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工伤认定后单位需要承担哪些费用和责任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东城区隗春绿律师,擅长劳动纠纷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