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单位需要承担哪些费用和费用

近期更新2025.01.12 浏览2K+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工伤认定后单位需要承担哪些费用和费用?工伤认定后单位可能承担的费用:治疗工伤期间工资福利(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由单位按月支付)、五级六级伤残职工的伤残津贴、五级至十级伤残职工终止或解除合同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详细内容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工伤认定后单位需要承担哪些费用和费用

工伤认定后,单位可能需要承担以下费用: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认定后单位需要承担哪些费用和费用

二、工伤认定后单位未报销怎么办

如果工伤认定后单位未报销相关费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与单位协商

1. 主动与单位沟通,提醒单位有义务按照工伤认定结果报销相关医疗费用、工伤康复费用等。向单位说明不报销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如可能面临劳动仲裁或诉讼,这对单位的声誉和经济利益都会有影响。

2. 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发票以及与工伤认定相关的证明材料给单位,方便单位审核报销。

(二)申请劳动仲裁

1.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在仲裁申请中,明确要求单位按照工伤认定报销相应费用,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费用票据、费用明细等。

2. 劳动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如果仲裁裁决单位应当报销费用,单位就必须执行。

(三)提起诉讼

1. 如果单位对仲裁结果不服或者根本不执行仲裁裁决,那么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工伤认定后单位拖着不给赔偿

如果工伤认定后单位拖着不给赔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协商调解

1. 与单位进行积极沟通。可以向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者直接与单位负责人进行交涉,表明自己已经完成工伤认定,按照法律规定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要求单位尽快履行赔偿义务。

2. 寻求工会组织或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帮助。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工会与单位进行协商调解。同时,也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机构申请调解,这些机构可以组织双方进行协商,促使单位履行赔偿责任。

(二)劳动仲裁

如果协商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准备好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合同、医疗费用单据等相关证据材料。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决,要求单位支付工伤赔偿费用。

(三)诉讼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依据法律作出判决,以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工伤认定后单位需要承担哪些费用和费用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北京海淀区刘纪伟,擅长劳动纠纷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正在输入... 打开对话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