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假不给病假工资怎么办
若用人单位在员工请病假时不给病假工资,员工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一是与用人单位协商。员工可准备好相关病假证明材料,如医院诊断书、病历等,与单位人事或相关负责人沟通,明确指出依据法律规定,员工在病假期间有权获得相应工资,要求单位按照规定支付。
二是申请劳动调解。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会根据双方陈述及相关证据,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若单位认识到自身错误,可能会支付病假工资。
三是提起劳动仲裁。若调解无果,员工可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提交仲裁申请书、相关证据材料等,仲裁委员会将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若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明确保障员工病假期间的工资权益,员工应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二、单位病假工资怎么算
职工病假工资的计算,需根据不同情况确定。
其一,计算基数。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其二,计算系数。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标准为本人工资的40%-60%。
三、短期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短期病假工资的计算,需根据不同情况确定:
其一,有约定的按约定。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有相关约定,按约定标准计算病假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其二,无约定的按法规。用人单位可根据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病假工资的计算比例。一般来说,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70%计发;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80%计发;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90%计发;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100%计发。
此外,计算病假工资的基数,一般是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来确定。同时,各地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企业还需遵循当地的相关规定。
以上是关于病假不给病假工资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