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职的工资怎么发
辞职后工资的发放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定和通常做法。
其一,结算时间。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也就是说,员工辞职时,单位需在办理完离职手续的同时,将其应得工资结算清楚并支付。
其二,工资构成。工资应按照双方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和员工实际工作的天数、工作量等来计算。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如有)、加班工资等各项应得收入。如果员工在辞职前有未休的年假、调休等,单位也应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
其三,支付方式。一般应通过银行转账等合法、可追溯的方式支付,避免现金支付可能带来的纠纷和风险。若单位未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辞职员工工资,员工有权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及可能产生的经济补偿。

二、辞职工资有补偿吗
员工辞职是否有工资补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是员工主动辞职。若员工因个人原因,如职业发展规划、家庭因素等主动提出辞职,且用人单位不存在过错,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例如员工单纯觉得现有工作不适合自己而主动离职。
二是员工被迫辞职。当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时,员工以此为由提出辞职,用人单位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比如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员工工资,员工据此离职,单位就需支付补偿。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通常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三、辞职如何结算工资
员工辞职时的工资结算,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通常有以下要点:
其一,结算时间。一般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比如,员工提出辞职并按规定完成离职手续后,用人单位应当场或在短期内结清工资,不得无故拖延。
其二,结算范围。工资结算涵盖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应得收入。例如,若员工在辞职前有加班情况,用人单位需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相应加班工资。
其三,计算方式。按照员工实际工作天数和约定的工资标准计算。例如,月工资为5000元,当月实际工作15天,则工资结算应为5000÷21.75×15(21.75为月计薪天数)。
若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结算工资,员工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辞职的工资怎么发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