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订立纠纷 > 先后签订合同效力认定是怎样的

先后签订合同效力认定是怎样的

来源:华律网整理 2017-08-15 99769 人看过
报告编号:NO.20170815*****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签订合同最为一种民事行为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合同想要受法律的保护,就需要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看是否有效,是否符合生效的要件,那么先后签订合同效力认定是怎样的?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先后签订合同效力认定是怎样的(《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31日)

1、如果后一份合同是前一份合同内容的补充的话,往往我们将后一份合同认为是前一份合同的补充协议,此时,只要内容不冲突,那么两份合同都是有效的。如果有冲突的话,则一般是以后一份合同为准。

2、原则上,在存在前后合同的情况下,我们都是要根据协议内容确定,一般以在后合同约定为准。

合同生效的要件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绝对导致合同一律无效。

先后签订合同效力认定是怎样的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及其指向的对象即标的等,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当事人缔约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内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达到非法目的等规避法律的事实。

(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所谓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将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时,便成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备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当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最新资讯(《民法典》)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上述就是小编对“先后签订合同效力认定是怎样的”问题进行的解答,原则是如果前合同与后合同在内容上没有冲突的,两位合同均有法律效力,如果合同有冲突的,以后签的合同为准。读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合同终止的条件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合同法中借贷法律关系相关法条汇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特邀律师:
杜勇律师 四川成都

杜勇律师,具备精深的法律专业知识,擅长民商事案件争议的解决、刑事辩护、建筑施工合同、知识产权、法律顾问等案件,“专业、运筹制胜”,参与多起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的办理,涉及商标权纠、外观专利纠纷、著作权纠纷、软件著作权纠纷等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为当事人挽回巨大经济损失,也积累了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和办案技巧,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深受当事人好评。详细>>

在线咨询
  • 没签合同被开除了怎么赔偿

    2025-04-071214 人看过

    没签合同被开除,赔偿依具体情形定。未签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二倍工资。被违法开除,劳动者有权要赔偿金。劳动者维权要收集证据,先与单位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 合同订立纠纷特别推荐律师

    帮助过 46757 人,获好评率 100%

    杜勇律师,具备精深的法律专业知识,擅长民商事案件争议的解决、刑事辩护、建筑施工合同、知识产权、法律顾问等案件,“专业、运筹制胜”,参与多起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的办理,涉及商标权纠、外观...

  • 买回迁房签合同了能退吗

    2025-04-07668 人看过

    买回迁房签合同了能退吗?买回迁房签合同后能否退需视具体情况。合同约定可退情形且符合条件可退;开发商违约购房者有权退房;购房者自身原因通常难退,除非与开发商协商一致。能否退依据合同约定和违约情况确定 。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 离职补偿需要签合同吗

    2025-04-061161 人看过

    离职补偿是否签合同视情况而定。从保障权益看,签书面合同妥当,能明确补偿金额、支付方式等。不签合同口头约定易举证困难。若其他文件有明确约定也可。为避免纠纷,建议签专门合同界定双方权利义务。

  • 拆迁合同和谁签合同

    2025-04-061141 人看过

    拆迁合同和谁签合同?拆迁合同通常由拆迁方与被拆迁方签订,拆迁方多为政府部门、房企等,被拆迁方是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签合同前双方要明确权利义务,遵循公平公正合法原则,被拆迁方要仔细审查条款,有疑问及时协商,防纠纷。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 没有签订合同现场管理人员算农民工吗

    2025-04-06829 人看过

    判断现场管理人员是否为农民工不能仅看是否签合同。农民工一般是农村户籍进城从事非农劳动的人,户籍在农村从事现场管理即便未签合同也可能算;但户籍非农村或工作差异大则不能简单认定,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 关于不续签合同提前30天通知有赔偿吗?具体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不续签合同提前30天通知有赔偿吗有赔偿。劳动到期前单位提前通知不续签是可以申请补偿金的,该类申请会得到仲裁委员会的支持。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续签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到职后的本单位工龄,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提前通知与经济...

  • 杜勇律师,具备精深的法律专业知识,擅长民商事案件争议的解...

  • 如果合同到期公司不再和你续租,或者降低了薪资待遇你不想继续干的话,别怕,你有权让他们给你工作时长对应的赔偿金哦。就是每干够一年就赔你一个月的工资啦,工资标准就是你离职前的十二个月里的平均收入。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 是可以的。分公司并不是独立的法人主体,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展开经营。公司如为公司法上所要求的分公司:无独立法人资格,有工商颁发的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法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但分公司有对外签署合同的权利。关于总公司签合同,分公司能否开票收款?大家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整理的相关内容吧。如果你正面临法律纠纷,情况复杂,想找专业律师协助处理的,请点击下方咨询按钮。...

  • 导读:员工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如果协商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劳动仲裁的方式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的赔偿金。原则上只要员工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的离职申请,公司没有权利不放员工离职。关于未签合同辞职不让走怎么办?的问题,一起和华律网小编来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未签合同辞职不让走怎么办?没签劳动合同辞工不让走的,可以双方协商处理,也可以申请仲裁调解,无法协商达成一致意...

  •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能签劳动合同。与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签订合同,属于使用童工。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罚款。关于未成年工能雇佣吗能签订合同吗这个问题,下面就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进行解答。

  •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经济赔偿金是补偿金的二倍。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是用人单位不愿意续签的,都需要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公司只要是非法辞退劳动者,就必须需要支付劳动者补偿金。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 签订合同和签定合同的区别?“签订合同”和“签定合同”在法律意义上,通常使用“签订合同”。“订”有经过商讨而立下的意思,强调过程;“定”有确定不变的意思。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合同订立纠纷特别推荐律师

杜勇律师,具备精深的法律专业知识,擅长民商事案件争议的解决、刑事辩护、建筑施工合...

针对问题拼多多批量下单,批量退货赚运费险差价的后果是什么,我想进一步了解退货赚运费险差价是否涉及欺诈行为?

杨万勇律师5小时前回复:

该行为极可能认定保险诈骗或者合同诈骗。具体看主管恶意,以及金额大小相关

旅游被骗一千元?

广东大诉律师团队5小时前回复:

您好,可以详细描述您的问题吗

情感纠缠

具体是什么情况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举报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