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离职不发工资违法吗
自动离职后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是违法的。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即使是自动离职,对于其已经付出劳动的部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相应工资。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只要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单位就应支付工资。
其二,自动离职的行为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规章制度或法律规定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但这与支付劳动者应得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不能以此为由拒绝支付工资。
其三,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自动离职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二、离职后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怎么办
若离职后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是与用人单位协商。尝试与单位相关负责人沟通,明确指出其不发工资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要求其尽快支付拖欠工资,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这是较为便捷的方式。
二是申请劳动调解。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调解委员会居中协调,促使双方达成支付工资的协议。调解过程相对灵活,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三是投诉举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若用人单位逾期仍不支付,劳动监察部门可对其进行处罚。
四是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调解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及相应赔偿。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需依法履行。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辞职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遇到辞职后单位不给发工资的情况,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是与用人单位协商。尝试与单位的人事部门或负责人进行沟通,明确指出单位不发放工资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要求其尽快支付应得工资。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既能维护自身权益,也有利于保持与单位的良好关系。
二是申请劳动调解。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调解委员会会安排专业人员介入,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调解过程相对灵活、快捷,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和精力。
三是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问题,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应得工资数额。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单位需按照裁决结果支付工资。
四是提起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自动离职不发工资违法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