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5级离职好还是不离职
工伤5级员工面临离职与否的抉择,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从保留劳动关系角度看,好处明显。用人单位需保留劳动关系,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放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而且单位要继续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这能保障员工稳定的收入来源与社保待遇,尤其对于因工伤就业能力受限的员工,不失为可靠保障。
选择离职也有相应权益。员工可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规定。这笔费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员工离职后的经济压力。离职后员工可灵活安排生活,寻找更适合自身状况的发展方向,但也面临再就业困难和失去单位持续支持的风险。
总之,工伤5级员工决定离职与否,要结合自身经济状况、再就业能力、职业规划等因素。若经济条件差、再就业困难,保留劳动关系较合适;若有创业计划或有信心找到合适工作,离职获取一次性补偿也是一种选择。建议咨询专业劳动法律师或相关部门,以便做出更有利的决定。

二、工伤是劳务派遣还是用人单位赔
工伤赔偿责任的承担需根据具体情况判定。
一般而言,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这是基于劳务派遣关系中,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派遣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在劳动者发生工伤时,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承担相应的工伤赔偿责任。
不过,在实际用工中,如果用工单位存在过错,例如因用工单位的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原因导致工伤发生,用工单位可能需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比如,用工单位提供的工作场地不符合安全标准致劳动者受伤,在用派遣单位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后,对于派遣单位赔偿不足的部分,用工单位要进行补充赔偿。
若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在劳务派遣协议中对工伤赔偿责任有明确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那么双方应按约定承担相应责任。但此约定不能对抗劳动者依法主张工伤赔偿的权利。
三、工伤赔偿是按社保基数还是看工资
工伤赔偿的计算标准,既涉及社保基数,又与工资相关,具体情况需根据赔偿项目来确定:
一是工伤保险待遇中部分项目按社保基数计算。例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若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该部分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计算时依据的缴费工资一般为社保缴费基数。若缴费基数低于职工实际工资,职工可能无法获得足额赔偿。
二是一些赔偿项目以实际工资为计算标准。像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工资指的是职工实际的工资收入。另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在一些地区也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来计算。
总之,工伤赔偿计算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按社保基数还是工资,需根据具体赔偿项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地政策来综合确定。
以上是关于工伤5级离职好还是不离职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律师答疑 是华律网为用户提供针对文章内容的专业解答服务。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已根据您所浏览的文章为您自动匹配擅长该专业的律师,可直接咨询。
严选律师 快速响应 隐私保障 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
